【海外中医】解读《黄帝内经》药食性味和补泻作用机理

蒙草堂健康产业集团赞助 2016年11月28日
 

[作者简介]   陈浩(1968-),男,中医硕士,新西兰中医药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新西兰中华文化学会理事,曾任教于新西兰中医学院,现为新西兰和合中医诊所中医师。学术上,对《黄帝内经》有系统、深入的研究;此外,对儒、释、道、易与中医的相关性等也有一定的研究。

前言
本文根据《黄帝内经》的原始论述和医学体系,用理论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探索《黄帝内经》药食(中药和食物)的性味、补泻作用机理,为临床诊疗提供最可靠的理论指导,应对千变万化的疾病现象。从《黄帝内经》对于生命形成的经文入手,结合相关各家学说,推论出生命的本质是天地相合而形成的一团中气,并具体阐述了天气、地气对人的影响以及中气的特性。基于这种天人相应的认识,将天气、地气的因素引入到认识药食的性味和补泻作用机理上,从而比较合理解读了《黄帝内经》中关于药食作用机理的基本内涵。

[Abstract]?Based on original statements and theoretic system of Huangdi Neijing,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of using herbs and food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the most reliable theoretic guid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s. Based on the Hungdi Neijing’s statement about life,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with relavant theorie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oncept of the sky Qi, the earth Qi and Zhong Qi,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are  applied in comprehens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herbs and foods recorded in Huangdi Neijing, including natures and flavours of herbs and foods, tonifying and reducing methods and so on. This is also an application of Five-Yun and  Six-Qi theory from Huangdi Neijing, and can be used as useful guidelines for Chinese herbs and food therapy.

 1《黄帝内经》对人的生命本质的认识
药食作用的对象是人,因此了解《黄帝内经》对人的生命本质,以及生命形成要素的认识是研究药食性味及其补泻作用机理的基础。
生命的本质是中气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地为之父母”[1]357。据此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来源于天地二气,而生成于天地二气相合;天气以六气形式为主作用于人,地气以五味形式为主作用于人;构成生命的这种天地相合之气处于阴阳之间,可称之为中气。中气的称谓和定义,《黄帝内经》中没有出现,但黄元御(清)深得经旨,他在《四圣心源》第一次明确说明了中气的概念,曰:“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浊之间,是谓中气”。
中气的特性如何呢?由于中气处阴阳之间,起到阴阳间枢纽、转化的作用,而这恰恰与土的运化作用相似,因此《四圣心源》指出“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同时,中气是相合之气,与土居中央由四方汇聚而成的特点也是一致的,由此也可知中气具有土性。
黄元御更进一步说明中气与木、火、金、水的关系,即中气与五藏的关系,《四圣心源》曰:“(中气)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2]”。这里将中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诠释得非常深刻。首先,五行即是木、火、金、水四象加土,实质都是阴阳的不同形态。具体来看,四象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即是木、火、金、水,而中气由此四象相合,即是说阴阳合抱则成中气,而中气即是土,可见五行只是表达阴阳的另一种方法,其实质与阴阳是一致的;其次,中气又具有非常重要的独特性,由于中气统摄四象而成,加上中气本身的土的特性,中气囊括了五行所有属性,因此可以将中气看成是五行合抱而成的一个整体。这也就是黄元御所想表达的意思,即分开来看,中气之生长收藏就可以看成是木、火、金、水四象,即不同形态的阴阳,合起来看,木、火、金、水本质上就是中气的运动与变化形式。
总之,中气是人的生命的本质含义,五藏是中气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即是中气的生长收藏状态。进一步来推演,中气为土,而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中气也可看成是后天生命之本、正气之源;另外,人为“裸虫之长”[3],为万物中土性的代表,因此人的生命形态就可以看成是天地二气形成的一团中气。
天气与人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1]825,由此可知,天之五方生成天之五行,化生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形式(即六气),而寒暑燥湿风火的实质是天之阴阳,与人体三阴三阳,即六经相应、相通。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热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1]912-913。由此可知,天之六气与地理的五方和五行有对应的关系,这是形成四季风热暑湿燥寒的原因所在,也是四季能影响人体的原因所在;进一步来看,这种六气变化与地之方位相关而固定不变,属于主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1]40-41。由此可知,人的中气是在天气的主导下而升降浮沉运动的,而且,天气对人的生命具有主导作用,人的生命运动规律应当顺应天气的变化规律。同时,四时阴阳的规律也包含了生长和收藏的阴阳运动规律,反映了中气的动态平衡,可称为中气“和”的特性。
地气与人
地之五方生五味、五臭、五色而通五脏,直接对人体机能产生影响,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臭腐”[1]69-72。地的方位如果按照九宫划分就更为细致,即艮坤宫居东北方和西南方为土,震巽宫居东方和东南方为木,离宫居南方为火,兑乾宫居西方和西北方为金,坎宫居北方为水,中宫居中为土,因此药食随其所生地理九宫方位不同,所得地之五味也不同,这就是药食五味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2药食的基本特性
药食的基本特性主要是指药食的性味,也称气味,即药食的四气和五味。认识药食的基本特性离不开阴阳理论。基本的药食来源于植物,植物与人一样处于天地之间,根植于土即得地气,依靠阳光雨露而生长即得天气。药食的寒热温凉四气来源于天气,正如上文所述,六气即是天之阴阳,寒、凉属阴,温、热、风属阳,即是说,四气即是药食的阴阳,其主要来源是天之六气。因此,从阴阳的机理分析,寒凉属阴,具有清热泻火、凉血养阴、解毒功效;温热属阳,具有祛寒、温通、补虚功效。还有一种平气,即没有明显的阴阳偏性,为阴阳中和之气,实质具有土性,因此可健脾、补益,等同于土的功效。
药食的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来源于地气,如上文所述。酸味通肝、属阴,具有收敛、固涩、生津功效;苦味通心、属阴,具有泄下、燥湿、坚阴、泻火功效;甘味通脾、中性,具有补益、和中、调和、缓急止痛功效;辛味通肺、属阳,具有宣散、行气、行血、化湿、润养功效;咸味通肾、属阴,具有软坚、散结、润下通便功效;此外还有淡味,不具五味偏性,属中性,通脾,具有渗水、利湿功效,盖土能利湿、制水。
另外,药食的形态、部位、颜色等,都具有各自阴阳属性及相应功效,与人体也有对应关系。从形态来看,如连翘似心入心,核桃仁似脑补脑,女贞子似肾入肾。从部位来看,花叶,位于上部、表部,具有生发、上行、疏散特性;根茎,位于中下部,具有向内、向下特性,枝是茎的分支,能通达;藤络也有通达、疏通的特性;皮类质轻上浮,可以行气、利水、消肿;果种类向内、向下、能收藏;从颜色上来看,五色对应五行,同样可以相应作用于五藏。
非植物类别的药物的特性,也可遵阴阳之理具体分析,如代赭石、磁石等矿物类药物,有重镇、安神、沉降功效,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可补益气血等等。
3药食对脏腑的补泻作用
解读药食的补泻作用,首先要了解五藏的本质是天地相合而生成的中气,这是五藏的共性。而五藏的差异在于,肝是中气生发的状态,心是中气升腾到高位的状态,肺是中气收敛的状态,肾是中气闭藏的状态,脾是中气中正的状态。同时,中气为土性,因此肝心脾肺肾的生长化收藏都应该具备和缓特性才健康。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到五运平气时曰:“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1]919,从“和”“备”“平”“顺”等字的含义中可看出五藏具有生长化收藏的特性的同时,还有和缓的土性相伴,这样才是平气。其次,要明白五藏都是天地之气相合而成的,天地二气平衡则不病,反之则病,病有太过、不及,都源于天地二气的不均衡,天地二气不平衡则土气虚弱,这是五藏的根本病因。药食对脏腑有补泻作用是基于药食有四气、五味的阴阳属性,而补泻的方法,是通过药食的性味来调整阴阳的失衡,以获得充足的中气,即土气。
药食对脏腑的补泻作用包括四气和五味两方面,四气的补泻很好理解,温热属阳可补肝心、泻肺肾,寒凉属阴可补肺肾泻肝心。
药食的五味补泻基本大法记录于《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其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1]321-323”。
具体来看,六气中的风通于肝,而五味之酸通于肝,风属阳而酸属阴,风与酸为天地二气,即是一对阴阳相合而生成肝藏;也可以说,肝疏泄、调达的功能属阳,与六气之风通于肝相关,肝藏血的功能属阴,与五味之酸入肝相关。因肝属木,所以生发为肝之性,顺之为补,逆之为泻,因此用辛为补肝,用酸为泻肝;如肝太过,即风太过或酸不及则肝之生发太过,而酸性收敛,因此可以用酸味收敛肝气;肝不及,即风不及或酸太过则肝之生发不及,可用阳性之辛味发散功能助肝生发;同时,肝急促变化时,甘有缓和的功能可以缓肝之急。
同理可知,天之热与地之苦一对阴阳相合为心,即是六气之热与五味之苦相合而形成了心藏的功能;其中心主血脉的功能属阳,与六气之热通于心相关,心藏神功能属阴,与五味之苦入心相关;因心为火,性温煦、炎上,所以,咸性软坚,可顺心性为补;苦性坚阴、酸性收敛、甘性缓和,都逆心性为泻。
天之湿与地之甘一对阴阳相合为脾,即是六气之湿与五味之甘相合而形成了脾藏的功能。湿和甘都属土性,相对而言,湿来源于天气,属土中之阳,甘来源于地气,属土中之阴;脾之运化功能与六气之湿与五味之甘相关;甘性缓顺脾性为补,苦燥湿、坚阴逆脾性为泻。
天之燥(凉)与地之辛一对阴阳相合为肺,即是六气之燥与五味之辛相合而形成了肺脏的功能。肺主宣发的功能属阳,与五味之辛相关,肺主肃降的功能属阴,与六气之燥相关;肺性收敛,因此酸性收敛、苦性降下顺肺性为补,辛性发散逆肺性为泻。
天之寒与地之咸一对阴阳相合为肾,即是六气之寒与五味之咸相合而形成了肾脏的功能。肾之藏精、纳气功能属阴,与六气之寒相关;肾之主水、温煦的功能属阳,此等功能虽然与肾中所藏相火相关,但也须借助五味之咸来软坚为助;肾性收藏,苦性坚阴、降下顺肾性为补,咸性软坚逆肾性为泻;另外,天之寒太过则津液凝滞不润而生燥(干燥),辛散而能舒津液以润燥。
4总    结
药食的性味和补泻机理,是关于药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理论,理解这些基础理论的确切含义,对临床诊断、治则、剂量、化裁等都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虽然历代有些医家对药食的性味和补泻机理有各自不尽相同的观点,但毋庸置疑,《黄帝内经》系统和完整地论述了药食的性味和补泻。

学习更多相关知识 请点击此处

好中医,好大夫——郝建国

紧急援助电话15578776842郝大夫。

 
蒙草堂亚麻籽油
蒙草堂健康产业集团